南京威雅学校:初中转轨国际化教育,她们打开了成长的另一种可能

南京威雅学校:初中转轨国际化教育,她们打开了成长的另一种可能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人不会在一场考试后瞬间长大,试卷里也没有人生的全部答案

又是一年高考季,每每回想起十八岁前那些没日没夜埋头学习的日子,已经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忍不住想要孩子气地吐槽一句,“骗人”——。

特别是初二、初三渴望从体制内转轨国际化教育的孩子

三年前,南京威雅创校,“全人教育”的理念、体系辅一亮相,便吸引了一大批拥有类似教育诉求的家庭加入,,大家共同开启了一段探索之旅,寻找成长的另一种可能。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从「优秀」到「丰富」

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RICH LIFE EXPERIENCE

储同学从小就是妥

  在之前的体制内学校,同学们都在校外“提前学”,她不上补习班也能名列前茅;自小对艺术感兴趣,小学三年级就主动提出要学素描,因为想要“打好基本功才能在作品里更好地表达自我”。如此早慧,让爸爸妈妈都忍不住打趣道,“孩子像是来报恩的”。

然而,储同学上了初中后,妈妈忽然察觉“不太对”了,“感觉她不快乐了”。

  成绩倒是其次,自我要求超高的她总是比老师要求地还要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自然结果也不会差。但妈妈看在眼里,却只觉得孩子花太多时间在作业上面了,连小长假出游,孩子也没了时间、没了兴致。长期疲惫的状态下,身体也开始频繁出现状况,“整个人有点病歪歪的。”

  储同学初中的笔记

比起“优秀”,储妈妈更希望,女儿可以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大人,在人群中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能力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这种追求,正是南京威雅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于是,在威雅,储同学逐渐变成了老师们口中“那个IG大考艺术满分的孩子”、中学校长会不时给“开小灶”探讨进阶数学问题的科研少女、和妈妈眼里这个身心舒展、不再“敏感脆弱”的女儿。

  左滑查看储同学(图一左)在2023世界学者杯赛场上

现在呢?她能把我说服,逻辑思维特别强。而且内心特别强大,有些事情我还想着怎么旁敲侧击地开导她呢,她反而比我坦然。

“以前如果我批评她,她可能觉得委屈、冤枉,哭得特别伤心。”储妈妈语气里尽是惊喜,

原本大大小小的身体状况不存在了,各种运动项目中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原本运动能力并不算强的储同学,来到南京威雅之后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最近学校运动会,她还在“三级跳”项目中获得了二等奖。正如储妈妈所说,“名次本身不重要,她主动参与这件事,我们是真的高兴。”

  储同学在梦校港大参观,P图时用了威雅熊表情包,储妈妈打趣说孩子对威雅是「真爱」

改变从建立自信开始

健康和快乐在这里具像化

  CONFIDENCE BRINGS CHANGE

  而提起另一位艺术少女温同学,老师、父母更是有说不完的欣喜。

  前阵子学校组织去杭州莫干山徒步,有一个颇具挑战的攀岩项目,“当时能爬到顶的女孩子没有几个,她蹭蹭儿地就爬上去了。”温同学的导师回来后也不住地赞叹,看起来文静、内敛的一个女生,竟有如此强韧的冒险精神。

初二的时候选择转轨国际化教育,来到南京威雅,温妈妈的初衷就是让孩子在青春期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而非被学业拖着疲惫前行。

“运动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孩子的肤色都深了两个度。”

但没想到,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是超出了预期。温妈妈爽朗地笑说,

温同学先后尝试了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运动,以及游泳和田径比赛中的各种项目。

除了基本的体育课,还有大量丰富的运动俱乐部。“她居然1500米都能跑下来了!”温妈妈又意外又欣喜,孩子运动量大了,以前“吃不香”、“睡不好”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身体也结实了不少。

  温同学(右一)在布莱顿学院的周末活动上

  这还没有说到温同学最擅长的领域,艺术和语文。自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的文艺少女,少不了有些“内敛”、“社恐”的标签在身上。三年前初来乍到新环境,对于女儿的适应情况,爸爸妈妈也很是担心了一阵,尽管,这种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

老师们迅速捕捉到了温同学在艺术和语言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并不吝赞扬,对她的才华表示极大的肯定。

“威雅更强调把你的优点无限放大,而不是把缺点一个一个补起来。”

“刚到一个新环境,那种来自别人的肯定对于她建立自信是帮助非常大的。”温妈妈回忆道,

孩子有了由内而外的自信心,应对其他问题也自然有了好状态。

  温同学在上海威雅四校联合艺术展上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在南京威雅的寄宿生活中,温妈妈还发现了女儿“社牛”的一面。

她不仅能够平和地面对、处理日常相处中各种的小摩擦,还越来越愿意主动交朋友。

  “她们有一个小圈子,四个喜欢画画的女孩子,有一个纪念日,这一天她们会各画一幅画,把四个人都画进去,然后四幅画一起发朋友圈。”

当学校能给她打开社交圈的机会,每一个所谓‘I’人都有自己‘E’的天地。”

这种“爱画画的人之间的小浪漫”,在温妈妈看来,也正是教育的动人之处。“现在很多孩子都把‘社恐’挂在嘴边,其实有时候这只是一种‘保护色’。

 

不断突破舒适圈

成长需要静待花开

  BREAK COMFORT ZONE

这些经历、这种生活,看似好像不那么强调“学习”了,但孩子们学习的劲头,却反而更强了。

用温妈妈的话说,以前感觉是孩子在配合着完成学业任务,现在反而是孩子自己主动、主导,放假回到家也要查资料、做些艺术项目。

“妈妈,喜欢的事情是不用「坚持」的。”

温妈妈感慨孩子“坚持得最好的事大概就是画画”时,温同学却语出惊人地爆出一句金句,

这股由内而外的力量,还慢慢演化成温同学身上的一股韧劲儿,让她愿意尝试、探索新的领域。

她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了。

温同学原本是一个有点“偏科”的孩子,因为不自信,提到数学就总是想逃避。所以听到女儿自己主动报名参加数学竞赛时,妈妈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参加的这些比赛可能对于那些学霸来说是常规操作,但她是一个非常怕数学的孩子,这种变化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温同学的现任数学老师Mr. Hunter,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他并没有先从成绩上“诊断”所谓的知识难点、重点,而是由一个真诚而简单的问题开始,“你对数学有信心吗?”

  Mr. Hunter老师在数学课上

“老师跟我们说,不要没有信心,因为他带过很多学生,非常都有经验,也很自信,所以不用害怕,跟着他的节奏一步一步来,一定能达到自己期待的成绩。”

从数学到经济、AI,她对未来的计划也广阔了起来,整个人都有一种“打开了”的感觉

在老师专业而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温同学不仅在数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还对越来越多不熟悉的领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之前,温同学还主动和朋友组队参加了全美经济挑战赛。

温妈妈陪着孩子们去青岛参赛,在会场外看着孩子们出来的那一刻,意气风发的样子,温妈妈也忍不住地感动。

“他们脸上那种朝气蓬勃的样子,就感觉他们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就来体验一下,来见识一下,哪怕是见识别人多厉害呢?’我就觉得,青春真好。”

  温同学(右)和小伙伴在青岛参加全美经济挑战赛

  回忆起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温妈妈说,“不能说具体哪件事让她一下子就改变,都是一点一滴的。每天一点点的小确幸,每天一点小惊喜、小肯定,她就越来越身心舒展了。

  被阳光中和的小麦肤色,由自信而生的坚定神情,这或许正是南京威雅的全人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另一种可能。

 

 

 

 

 

 

https://img.toumeiw.cn/upload/ajax/20240611/7607cca5c5ce367c37f07c6ccc8ec69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