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冬藏三月春,头茬枸杞六月红。盛夏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枸杞大面积成熟,一颗颗红艳艳的枸杞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亮。“幸福家园”项目地周边村民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
清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中宁县太阳梁乡的“幸福家园”千亩枸杞田里,或站或蹲或坐,满满是采摘枸杞的农人。
上午8点,太阳火红,天气炎热。农人们的手不停地摘,一个个竹篮、水桶很快就装满枸杞。他们提着枸杞去地头称重,获得今日的第一份“工资”。
“15.6斤,39元。”枸杞地头称重的高杰对前来称重的村民说,随后利索地给村民结账。“我们都是一称一结,保证老百姓能马上有现金收入。”高杰负责近500人在基地采摘枸杞,他说,每天看着乡亲们因为采摘枸杞获得劳动报酬而喜上眉梢,他自己很高兴。
高杰(右一)一边称重一边记账
28岁的高杰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中宁县隆源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员工,在繁忙的枸杞采摘季,他负责的称重和支付现金工作尤为重要。
在与高杰的聊天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新时代西部农村小伙的成长轨迹,朴实、坚定、鲜活!
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
2015年,高杰到银川的饭店去学厨师,开始做学徒,学到技术之后成为一名厨师,一干就是两年。这一经历,让高杰现在成为家中的大厨,包揽了家中的美食任务,闲暇之余就会为家人做一顿美食。
“学到手后,就是一辈子的手艺!看着家人吃得开心,自己也开心。”高杰笑着说。
2017年,家乡开展了征兵工作,高杰符合各项条件,前往新疆喀什,成为了一名军人。两年的军旅生涯,因表现优异,高杰获得了“优秀义务兵”的光荣称号,同时,这一段军队生活,也让高杰收获了很多,改变了很多。
“部队很锻炼人,首先身体素质强了很多,其次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自律,再就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这些在我退伍后的这几年时间里,影响也很大。”谈到这段经历,高杰情绪高昂。
2019年,高杰退伍后,回到了家乡,接着就是结婚、生子,人生角色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丈夫,成为了父亲,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随后,高杰先后在宁夏、广东、新疆等地从事了不同的工作。“在外面工作,事业视野更开阔了,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但是,离家远,没有归属感!”
于是,2024年春天,高杰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身边,正式成为一名乡村“新农人”。高杰说:“在城市里面打拼,还不一定能打拼出来什么成绩,但在农村要是努力干,干上几年,多多少少还能出点成绩!”
农村需要有人接着种地
高杰的母亲叫高翠霞,是“幸福家园”项目的受益人,也是中宁县隆源裕民枸杞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她从种植三亩多枸杞,到种植三千亩枸杞,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幸福家园”项目的帮扶下,高翠霞的人生发生了蜕变,这让高杰看到了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
“幸福家园”项目自2015年落地宁夏以来,以“公益机构+捐资人+政府+农户+合作社”的新型生态保护公益模式,通过种植枸杞,推动绿色公益生态产业项目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高翠霞在枸杞基地忙碌
在这个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公益模式中,成长最快、发挥重要作用的,当属农民自发组织的枸杞合作社。中宁县2023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合格项目名单显示,“幸福家园”项目资助的中宁县隆原裕民枸杞专业合作社建成高标准枸杞种植示范基地。这份成绩离不开高翠霞以及另外三位合伙人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种植枸杞相比较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要辛苦很多,看着我妈他们这一辈人对于枸杞倾注的热情和精力,深受触动。农村现在基本上就剩下老人跟小孩,小孩长大后又想着去城市,老人种不了太多地,那田地就荒下来了,还是得有人接着去种地。”这也是高杰选择回乡的原因之一。
“我妈妈年龄也逐渐大了,我就想着,回到家乡,回到她的身边,帮她分担一些工作,让她能轻松一些,等着跟她学习几年,学到更多枸杞种植和经营经验,我就接她的班,继续种枸杞,发展枸杞产业,让她享受生活!”高杰笑着说。
家乡环境变化很大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高杰跟随妈妈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隆德县移民到太阳梁生态移民安置区。“刚到这里时,光秃秃的,只有建好的安置房,每家每户都一样,没有绿树,有的同学回家还会迷路!”
村民们在沙尘天气下种植枸杞
2016年太阳梁移民安置区正式移交中宁县管理,共安置搬迁移民4882户21155人。高杰说小时候,他们这里风沙特别大,穿的鞋子里都是沙子,沙尘暴一来,每家每户紧闭门窗,沙尘暴过后,留下一层沙子。上小学的时候,每个星期都会统一去种树,种新疆杨和刺槐,两个人一起挖一个1.5米的大坑,将树放上,填土、浇水;大人们也都义务种树。在政府带动下,大家一起努力,家乡才渐渐有了绿色。
后来,村民们开始种植枸杞。上初中的时候,母亲把家里的3亩多田地种上了枸杞,随后,在“幸福家园”项目的支持下,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一直到现在的3000亩。绿油油、一望无际的枸杞田,为太阳梁乡的各个移民村庄建立起绿色生态屏障。
枸杞为村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我离家几年后,再回到家乡,真的变化很大,沙尘暴几乎没有了,风沙也小了,家家户户的房子都翻新了,庭院还种上了花草果树,看上去美丽又舒心。”高杰很感慨。
现在的生活充实而惬意
谈到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高杰用“充实”和“惬意”来形容。
枸杞采摘季,累并快乐着!每天六点多,高杰就骑上三轮车驶向位于村子周边的“幸福家园”枸杞基地,准备开始一天的枸杞称重工作,2024年的一整个夏天,天天如此。
“我每天已经起得很早了,到了枸杞基地,已经有很多乡亲们在这里采摘了,大家都很有干劲,因为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呀!”高杰说。
每年枸杞采摘季,中宁县都有超过2万名枸杞采摘工忙碌在田间地头,其中大部分是周边移民村里的村民,也有一部分是外省市的采摘工。高杰介绍,“幸福家园”枸杞基地采摘高峰期时,最多有2000多人同时采摘。
这个称重工作,也让高杰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儿,比如,三岁多的小娃娃跟着妈妈到枸杞田里,拿着小桶采摘枸杞,一早晨能获得8元钱,再到中午又摘一桶,能获得10元钱,小娃娃都能自己赚零花钱了。
村民们采摘夏季枸杞
有的老人,靠采摘枸杞,一个夏天,也能收入三四千元钱,手头宽裕了,给小孙子孙女零花钱都大方了。“每次在地头跟老人们聊天,他们都会感慨说,这枸杞基地真的是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忙的时候就干自己家里的活儿,有空闲的时候就来摘枸杞,男女老少都受益!”
夏季枸杞采摘季忙完了,高杰有更多闲暇的时光,陪陪家人,去钓鱼,去枸杞基地的边上摘一些新鲜的蔬菜做饭,简单而幸福,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乡村生活宁静自然。高杰说,妻子和女儿也喜欢这样的生活,女儿最爱去枸杞田里玩了。
对于未来的规划,高杰笑着表示:“接下来就是跟着我妈学习枸杞种植的一些专业技术,病虫害防治、修剪枸杞等,多学习、多历练,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从在外打拼到返乡回家,从没有种地经验到努力学习农田技术,枸杞让高杰的人生发生了转折和改变,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怀揣“新思想”,积极实践,与乡村展开了一场美丽的“双向奔赴”。
多年来,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项目已助力当地农村从实现脱贫摘帽进入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为项目地农村创造了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为周边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截至2024年6月,“幸福家园”项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种植枸杞41732亩,958万余株,项目地绿化率达90%,受益农户6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