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快“三个优势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武汉加快“三个优势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武汉作为中部重镇,处于多个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城市,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条件得天独厚、地位独一无二、作用无可替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武汉正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湖北武汉,对武汉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近年来,武汉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责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9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显示,武汉排名全球第13位,相比2018年上升30位。在去年底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中,武汉位列全球第10,国内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

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由湖北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共19项,位居全国第二,创历史新高。这些获奖项目,主要来自于武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其中,作为中国科学界桂冠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就来自于武汉大学。

武汉凭借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和科研城市排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其作为创新高地的强大实力,成为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坚强后盾。

科教资源丰富是武汉发展的优势。武汉拥有高校92所、在校大学生近130万人、国家级创新平台149个,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2022年4月,武汉成为全国第五个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今年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武汉连续3年聚焦科技创新,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近年来,创新资源要素在武汉不断集聚,自主研发的硬科技成果在武汉接续涌现,科创成果在武汉“连点成面”。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等成功研发,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车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国产大飞机C919百余零部件“武汉造”,“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串起万亿级产业集群……武汉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目前,武汉已累计培育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包括594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9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次培育格局。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以及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汇聚,武汉已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并有望成为下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当前,武汉站在“2万亿”新起点,唯有抢占新赛道,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产业创新不断“裂变”激活,科教人才优势才能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加速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

武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达四方,集“水陆空铁”为一体,处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钻石”中心。建有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处于“米字形”高铁网中心,京广、京九、汉丹、沪汉蓉、京港5条铁路干线和京珠、沪蓉等6条国道在此交会,处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十字主轴交汇点上。

乘着国家明确提出支持武汉等航空枢纽城市加快发展空中丝绸之路东风,武汉正加快研究制定建设海上、陆上、空中三个丝绸之路行动方案,积极打造“九州通衢”重要枢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欧班列连通“陆上丝绸之路”,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客货双通道构建“空中丝绸之路”,武汉稳步实现链全国、链全球。

此外,武汉还以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城市为契机,提出全力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当前,武汉正全面启动高铁“三线三站一桥”建设,获批轨道交通14条线路、总里程662公里,通车里程486公里,世界前10,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加快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先后获批建设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中欧班列(武汉)发运达1005折算列,位列全国第6,辐射欧亚40个国家、115个城市。

如今的武汉,乘坐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正构建“7环30射”高快速路网,阳逻港近洋航线可直抵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中欧班列(武汉)可深入亚欧大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客货双枢纽已形成覆盖全国、联通亚欧美非大洲的轴辐式航空货运网络。

从“公铁水”到“海陆空”,武汉正加速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正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不断完善枢纽链接功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内陆开放高地。

用生态“底色”刷新高质量发展“亮色”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湿地丰沛……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最丰厚的自然基础。武汉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

武汉是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

近年来,武汉奋力打造“千园之城”,全市绿道总长2320公里,建成区林荫路覆盖率达88%,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长江武汉段水质已稳定保持在二类,为20年来最优,长江江豚逐浪的场景频现武汉,万千鸟类诗意栖居天兴洲,武汉用实际行动,擦亮了“百湖之市”的绚丽名片。

武汉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武汉以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为要求,以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为定位,以建设美丽武汉、实现绿色崛起为目标,开展了三项创新实践。

首先,武汉先行先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这是对生态效益全面评估的重要尝试,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次,武汉利用碳交易试点省份的优势,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成为碳中和时代的领跑者。最后,武汉注重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改造,同时培育新兴绿色低碳产业,确保两手都要硬。按照规划,武汉将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的建设,每年建设10家智能化标杆工厂、20个智能化示范项目和100条数字化生产线。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武汉市“965”现代产业体系中,绿色环保产业是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武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23年,武汉市绿色环保产业规上企业363家。

眼下,武汉正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武汉勇毅前行,担当作为。依托科教人才、交通区位、绿色资源三大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实现“三个优势转化”,是武汉把握新形势、实现战略升级的关键举措,也是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必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