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能源商用车拒保难题 绿色慧联向郑州投放1000台智能轻卡

破解新能源商用车拒保难题 绿色慧联向郑州投放1000台智能轻卡

日前,绿色慧联向郑州市场投放1000台远程星智H8E智慧轻卡车型,后续将陆续交付郑州及周边地区用户。作为绿色慧联科技化项目最新成果,这些车型不仅搭载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硬件,更是在硬件基础上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运营架构,形成安全驾驶管理闭环。

 

由此,绿色慧联通过“硬件+平台+服务+措施”的全方位主动风控体系,覆盖了城配物流作业全过程。为广大物流企业提高驾驶安全性,降低险企赔付成本。在为行业带来更高安全价值外,绿色慧联也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推动整个城配行业的科技转型。

 

事故率高、保险公司拒保,城配市场面临的安全难题

新能源物流车由于体积大、载重高、使用频繁等特点,相对而言更不容易操控,也更易出现事故。这不仅给物流企业和保险公司带来巨额损失,也使新能源商用车面临发展困境。

 

近两年来,行业内经常出现车险公司拒绝为非营运性质新能源商用车提供商业险服务的情况。拒保的主要原因在于非营运性质的新能源商用车高额的赔付率,如果按照非营运标准上商业险,那保险公司很可能会面临亏本。

 

而非营运性质和营运性质商业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价格,以南方某城一款新能源商用车为例, 购买非营运性质车辆保险(交强+三方+车损,100万元)费用在5200—5500元/年;如果上营运险,那费用达到10500元/年左右。

 

按照营运性质购买车险,用户和运营商都将面临沉重的综合成本;如果按非运营性质车辆上商业险,非运营性质车辆去跑运营,就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只是立场不同,但是这种矛盾也阻碍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成长。

 

而一切的起点就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高事故率和高额赔付率,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启动智驾科技项目,绿色慧联搭建风控管理体系

根据市场反馈,绿色慧联启动了智驾科技项目,旨在通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物流安全性,解决新能源商用车拒保难题,同时为物流企业和保险机构降本增效。

 

作为远程三大市场平台之一,绿色慧联深入践行「电比油赚」「醇比油省」的新理念。通过智驾科技项目,深入用户物流场景,用新技术的普及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并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商用车的成本优势,吹响了新能源全面替代燃油的号角。

 

自从去年正式启动项目,绿色慧联已经累计在全国投放智驾车型总计超过6000台。目前这些运营车辆日均安全预警次数超过17万次,避免了大量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项目开发的远程星智H8E智慧轻卡,均具备前向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驾驶员监测(DMS)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由于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识别范围更广更精准,安全性也更高。

 

在智能硬件基础上,绿色慧联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驾驶风控运营管理体系,打造“绿色慧联+KA/RKA/运营商+司机”的安全管理服务闭环。

 

出车前,绿色慧联能为司机提供车辆使用指引,排查ADAS设备隐患;运输中,通过智能设备能及时的为司机提供驾驶风险监控和道路安全预警;在配送结束后,平台还能为企业提供司机/车队的驾驶行为画像和安全风控报告,帮助企业实现安全驾驶上的数据化管理,也为后续安全隐患分析和提升培训提供直接依据。

通过“硬件+平台+服务+措施”的全方位主动风控体系,覆盖城配物流作业全过程,为广大物流企业提高驾驶安全性,实现降本增效,为物流企业带来更高的安全价值外,绿色慧联也在通过项目推动了整个城配行业的科技转型。

 

发起智驾联盟,推动城配行业科技转型

在相同运营场景下,新能源商用车相较油车能节省大量燃料和养护成本。智驾车型让用户享受更低用车成本的同时,也大幅提高用车安全性,真正实现为客户降本增效、多赚钱。

 

今年1月份,绿色慧联在北京发起智驾联盟,邀请物流企业、保险公司、智能硬件设备商和运营商等城配产业链上下游代表加入联盟,通过多方落实项目中的风控运营措施,进行协同共守,实现降损、降险、降保费。

 

此外,绿色慧联将在今年开始向市场投放搭载ADAS 2.0的新一代智驾车型。相比上一代产品,搭载ADAS 2.0的车型除了提供预警外,还将增加AEB功能,在驾驶行为监测上也将更加精准。预计到年底,绿色慧联累计向市场投放的智驾车型将超过1万台。

 

随着智驾车型规模增多,绿色慧联也将逐渐搭建起城配行业的安全驾驶数据大模型。

 

通过不断完善智能硬件、算法和慧联运营能力,实现降低事故率和保险赔付率,降低各方运营成本;通过更精准的驾驶行为画像,推动UBI车险在城配领域落地。用科技平权赋能物流、保险、运营全产业链,推动城配物流行业的科技化升级。